《TED中文》文字稿:梦想被泼凉水怎么办?8岁女孩教你如何说服父母|关可萌

简体

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是怎么走进电子音乐的世界。回想我的电音求学之路其实并不顺利,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亲爱的妈妈。她是个想让我学音乐但又不想让我学电子音乐的妈妈,大家是不是觉得她很矛盾?反正我觉得是。

我和妈妈关于音乐的对话最早源于我3岁半的时候。那时妈妈带我上了一堂钢琴体验课,回到家她问我:“怎么样?想学钢琴吗?”我回答:“不想学”。我记得当时妈妈皱着眉头说:“怎么会不喜欢呢?音乐多好听啊。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可是每天都在听《春》这首世界名曲呀。”说完她迅速拿出手机放了那首曲子,刚听了一会我就对她说:“妈妈你乱说,我可从来没听过,而且我也不觉得好听。”之后妈妈就没提过这些了,或许她觉得跟我聊音乐简直就是对牛弹琴。

直到我5岁的时候,有一次在商场看到了一个叫做双排键电子管风琴的大家伙。我听到它能发出除了钢琴以外的很多不同的声音,而且动感十足。我告诉妈妈我想学,她同意了,在她看来女孩子学会一门乐器是挺不错的事。

就这样双排键带我走进了音乐的世界。渐渐地,我开始试着在键盘上去组合我心中所想的音符。比如假期我到游乐园玩得非常开心,回家后做了一首关于游乐园的曲子。(播放音频《游乐园》)对,就是这首曲子描述了我心中有趣的游乐园。

尽管我很喜欢双排键演奏的曲子,但是突然有一天,横空出世的电子音乐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。事情是这样的,去年年底,我到舅舅家去玩,他正在看一个视频,视频里响着很有节奏的音乐。“啊,这曲子怎么这么好听!”我被吸引了,身体随音乐动起来。我问舅舅这是什么曲子,台上的那个人是谁。舅舅告诉我这个叫电子音乐,那个人叫小马丁,是一个电子音乐制作人,这是他在冬奥会上表演自己的电子音乐。我们一起看完视频后,舅舅告诉我小马丁8岁的时候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看到了tiesto的表演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电子音乐制作人,然后就开始了艰苦的训练。现在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的DJ了。我最喜欢的是他那首《Animals》。听着这首电音,我仿佛来到了非洲大草原,看到了大象、狮子、猎豹、斑马,它们在赛跑、在狂欢。

我想,这个小马丁8岁就开始学电子音乐,那我也要学,这样我就可以做出他那样的音乐了。于是我告诉妈妈这个想法,没得到,一向支持我学音乐的妈妈居然说:“不行,这种音乐太躁了!我之前有听过一个讲座,老师专门提到了不要给孩子听这些太躁的音乐,要多听古典的。”完了,妈妈不同意。我郁闷地告诉了舅舅,他倒是支持我的想法,然后亲自出马给妈妈说,电子音乐有很多种风格,不是所有的电子音乐都是躁的,还给妈妈推荐了Alan Walker的歌听。这招还真管用,妈妈觉得这些歌越听越好听,就连到KTV去都要点 唱Alan Walker的《Faded》和《Alone》。妈妈还得意地说,其他叔叔阿姨听到她唱的这些歌曲都说她好时尚啊。

我觉得妈妈应该已经被Alan Walker的曲子成功“洗脑”了,于是我向她重提了学电子音乐的想法了。大家猜猜她同意了吗?妈妈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,而是上网搜索资料,咨询身边的人去尽量了解电子音乐学习。我也松了口气,至少我还是有希望的。后来妈妈了解到学习电子音乐需要面对电脑、使用国外的软件后,她就非常担心,因为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或者Ipad这些电子产品,而且我的英语能力几乎为零,所以她觉得学习电子音乐对我来说太难了。

其实当时我也不确定这个电子音乐对于我的难度系数到底是几点几,但是我想到我学双排键的时候就是从单手弹Do、Re、Me 开始的,而且第一次面对几个同学弹奏的时候内心非常恐慌,于是我就翻出我5岁的视频让妈妈看过去的我(播放视频1、2)。这个视频妈妈反复看了好几遍,从嘴巴里挤出四个字——“变化好大” 。其实我也知道妈妈还有别的顾虑,就是怕我玩电子音乐影响学习,我便向她保证,自己一定会合理安排时间,上课、看书、练琴、运动这些绝不落下。后来的结局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吧,妈妈同意我去学电子音乐了,还给我买了这台属于自己的电脑。当我第一次用Ableton Live10软件胡乱地将音乐库的音色拖到轨道并播放时,电脑里传来的凌乱响声使我非常兴奋,仿佛我手里突然有了一把打开电音之门的钥匙,之后我就可以装扮我的音乐房子了。

我入门学习的是House风格,就是节奏是“咚呲哒呲、咚呲哒呲”这种。首先是将选中的乐器一个一个在轨道上重叠起来,形成旋律,然后使用效果器改变这些音色。使用效果器的我就像一个音乐魔法师,能变化出很多不同的声音。神奇的地方还有录制我们生活中的声音,比如拍桌子、关门、讲话这些声音,都能通过效果器变为底鼓、贝斯这些乐器的音色。有了这些知识后的我开始动手在电脑上制作第一首电子音乐,名字叫《Mushroom》。创作动机源于夏日雨后,我偶然在草丛中发现了一朵朵乖巧的蘑菇,它们沐浴过后,在阳光的照耀下似乎想要尽情地舞蹈。

我在学电子音乐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些哥哥姐姐,他们都很羡慕我有一个支持我学习电子音乐的妈妈。他们哪里知道哪有一开始就支持我的妈妈,只有一直坚持的自己。所以作为胜利者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完胜妈妈的绝招:

第一,是爱,对电子音乐的热爱。因为我爱电子音乐,妈妈爱我,所以她容易爱屋及乌;

第二,不要被妈妈的拒绝吓倒她。越不喜欢听的我越要创造条件给她听,让她耳濡目染直至欣然接受。

第三,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,关键是要随时大肆地向妈妈展示,增强她的信心;

第四,以实际行动赢得妈妈的信任和支持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爱好的时间,提高效率,向妈妈递上一张满意的试卷胜过千言万语。

最后,我想为大家表演分享我的作品《Mushroom》,希望你们喜欢,希望大家能站起来一起嗨。

繁體

今天在這裡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是怎麼走進電子音樂的世界。回想我的電音求學之路其實並不順利,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我親愛的媽媽。她是個想讓我學音樂但又不想讓我學電子音樂的媽媽,大家是不是覺得她很矛盾?反正我覺得是。

我和媽媽關於音樂的對話最早源於我3歲半的時候。那時媽媽帶我上了一堂鋼琴體驗課,回到家她問我:「怎麼樣?想學鋼琴嗎?」我回答:「不想學」。我記得當時媽媽皺著眉頭說:「怎麼會不喜歡呢?音樂多好聽啊。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,可是每天都在聽《春》這首世界名曲呀。」說完她迅速拿出手機放了那首曲子,剛聽了一會我就對她說:「媽媽你亂說,我可從來沒聽過,而且我也不覺得好聽。」之後媽媽就沒提過這些了,或許她覺得跟我聊音樂簡直就是對牛彈琴。

直到我5歲的時候,有一次在商場看到了一個叫做雙排鍵電子管風琴的大傢伙。我聽到它能發出除了鋼琴以外的很多不同的聲音,而且動感十足。我告訴媽媽我想學,她同意了,在她看來女孩子學會一門樂器是挺不錯的事。

就這樣雙排鍵帶我走進了音樂的世界。漸漸地,我開始試著在鍵盤上去組合我心中所想的音符。比如假期我到遊樂園玩得非常開心,回家後做了一首關於遊樂園的曲子。(播放音頻《遊樂園》)對,就是這首曲子描述了我心中有趣的遊樂園。

儘管我很喜歡雙排鍵演奏的曲子,但是突然有一天,橫空出世的電子音樂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。事情是這樣的,去年年底,我到舅舅家去玩,他正在看一個視頻,視頻里響著很有節奏的音樂。「啊,這曲子怎麼這麼好聽!」我被吸引了,身體隨音樂動起來。我問舅舅這是什麼曲子,台上的那個人是誰。舅舅告訴我這個叫電子音樂,那個人叫小馬丁,是一個電子音樂製作人,這是他在冬奧會上表演自己的電子音樂。我們一起看完視頻後,舅舅告訴我小馬丁8歲的時候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看到了tiesto的表演就立志要成為一名電子音樂製作人,然後就開始了艱苦的訓練。現在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,已經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的DJ了。我最喜歡的是他那首《Animals》。聽著這首電音,我彷彿來到了非洲大草原,看到了大象、獅子、獵豹、斑馬,它們在賽跑、在狂歡。

我想,這個小馬丁8歲就開始學電子音樂,那我也要學,這樣我就可以做出他那樣的音樂了。於是我告訴媽媽這個想法,沒得到,一向支持我學音樂的媽媽居然說:「不行,這種音樂太躁了!我之前有聽過一個講座,老師專門提到了不要給孩子聽這些太躁的音樂,要多聽古典的。」完了,媽媽不同意。我鬱悶地告訴了舅舅,他倒是支持我的想法,然後親自出馬給媽媽說,電子音樂有很多種風格,不是所有的電子音樂都是躁的,還給媽媽推薦了Alan Walker的歌聽。這招還真管用,媽媽覺得這些歌越聽越好聽,就連到KTV去都要點 唱Alan Walker的《Faded》和《Alone》。媽媽還得意地說,其他叔叔阿姨聽到她唱的這些歌曲都說她好時尚啊。

我覺得媽媽應該已經被Alan Walker的曲子成功「洗腦」了,於是我向她重提了學電子音樂的想法了。大家猜猜她同意了嗎?媽媽既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,而是上網搜索資料,咨詢身邊的人去盡量瞭解電子音樂學習。我也松了口氣,至少我還是有希望的。後來媽媽瞭解到學習電子音樂需要面對電腦、使用國外的軟件後,她就非常擔心,因為我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或者Ipad這些電子產品,而且我的英語能力幾乎為零,所以她覺得學習電子音樂對我來說太難了。

其實當時我也不確定這個電子音樂對於我的難度系數到底是幾點幾,但是我想到我學雙排鍵的時候就是從單手彈Do、Re、Me 開始的,而且第一次面對幾個同學彈奏的時候內心非常恐慌,於是我就翻出我5歲的視頻讓媽媽看過去的我(播放視頻1、2)。這個視頻媽媽反復看了好幾遍,從嘴巴里擠出四個字——「變化好大」 。其實我也知道媽媽還有別的顧慮,就是怕我玩電子音樂影響學習,我便向她保證,自己一定會合理安排時間,上課、看書、練琴、運動這些絕不落下。後來的結局不用說大家也知道了吧,媽媽同意我去學電子音樂了,還給我買了這台屬於自己的電腦。當我第一次用Ableton Live10軟件胡亂地將音樂庫的音色拖到軌道並播放時,電腦里傳來的凌亂響聲使我非常興奮,彷彿我手裡突然有了一把打開電音之門的鑰匙,之後我就可以裝扮我的音樂房子了。

我入門學習的是House風格,就是節奏是「咚呲噠呲、咚呲噠呲」這種。首先是將選中的樂器一個一個在軌道上重疊起來,形成旋律,然後使用效果器改變這些音色。使用效果器的我就像一個音樂魔法師,能變化出很多不同的聲音。神奇的地方還有錄制我們生活中的聲音,比如拍桌子、關門、講話這些聲音,都能通過效果器變為底鼓、貝斯這些樂器的音色。有了這些知識後的我開始動手在電腦上製作第一首電子音樂,名字叫《Mushroom》。創作動機源於夏日雨後,我偶然在草叢中發現了一朵朵乖巧的蘑菇,它們沐浴過後,在陽光的照耀下似乎想要盡情地舞蹈。

我在學電子音樂的過程中認識了一些哥哥姐姐,他們都很羨慕我有一個支持我學習電子音樂的媽媽。他們哪裡知道哪有一開始就支持我的媽媽,只有一直堅持的自己。所以作為勝利者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完勝媽媽的絕招:

第一,是愛,對電子音樂的熱愛。因為我愛電子音樂,媽媽愛我,所以她容易愛屋及烏;

第二,不要被媽媽的拒絕嚇倒她。越不喜歡聽的我越要創造條件給她聽,讓她耳濡目染直至欣然接受。

第三,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,關鍵是要隨時大肆地向媽媽展示,增強她的信心;

第四,以實際行動贏得媽媽的信任和支持合理安排好學習和愛好的時間,提高效率,向媽媽遞上一張滿意的試卷勝過千言萬語。

最後,我想為大家表演分享我的作品《Mushroom》,希望你們喜歡,希望大家能站起來一起嗨。